(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有运营商通过营销电话或其他方式推荐客户升级套餐,并通过免费领手机、赠礼品等诱导消费者办理高价套餐业务,有的业务甚至捆绑金融产品,让用户因此背上网贷。
北京市民孙先生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他接到某运营商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告诉他现有一项业务,套餐升级后可以免费领取一款市场售价 2000 元左右的手机。孙先生便前往营业厅办理,成功领取了手机。
但随后孙先生发现,他办理的业务是一款金融合约产品。新手机号每月的套餐费为 128 元,高过他原来的 98 元套餐,而且还要连续用 3 年不变,同时需要冻结支付宝里的 4200 元钱。
而且,如果在合约期间,不按时缴费,产生逾期,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收到电话、短信、信函、诉讼等不同形式的欠费催缴,还会产生相对应的信用额度关闭等负面后果。
与孙先生一样领手机后被诱导办理高价套餐的人还有不少。一位安徽的消费者向记者反映,日前,家中老人接到营业厅电话,声称为答谢新老客户,可「零元购」免费领取 3000 元的手机。但在办理购机手续时,老人却被商家诱导办理了分期贷款业务,即每月要缴纳相关套餐费 138 元,合约期 3 年,实际费用为 4968 元。记者咨询后,有关负责人回复称,这是属于公司跟第三方机构签约的一种信用购机。
《工人日报》梳理发现,类似情况都是以送手机、送礼品为名模糊信贷风险,导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贷款手续。目前,不少营业厅的业务员都有办理金融分期的业绩考核任务。为了完成考核任务,业务员不仅会通过打客服电话给用户进行推销,有的甚至上门诱导消费者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