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播资讯】盗取学生信息办颜值打分网站,个人信息保护不能止于“谴责”|荔枝时评

来源:荔枝新闻

文/伍里川

(作者伍里川,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资料图片)

7月3日消息,针对“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北京海淀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开展调查。经查,嫌疑人马某某(男,25岁,该校毕业生)涉嫌非法获取该校部分学生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马某某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这一通报将马某某行为定性并迅即处置,发出了警示,也安抚了人心。

此行为的荒唐和无耻,令人震惊。此前,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专业技术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并搭建了给全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该毕业生还曾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动态公开此事。网传截图显示,该动态发布于2020年10月。目前其社交账号上相关内容已经清空。

网友爆料截图,图源网络

学生给异性同学“打分”,算得上“古老”的玩笑。但盗取他人隐私,自建“颜值打分”网站,试图做出一番“公共影响”,这样的行为已经远离了戏谑层面,既是对法律的挑衅,也是对他人尊严的践踏。个体享有法律所保护的包括肖像权在内的合法权利,而学号等信息所代表的个人隐私,也在法律的保护下不容他人窥伺、盗用。堂而皇之地整起“颜值打分”项目,并显示出“推广”的意图,试图在互联网博得一处利益属地,脑洞不能说不大;同时这样的行为在满足了私人的变态意趣之后,所表现出的危害性,令人不安。一方面,个人信息被公开展示,甚至被打分者取笑、逗趣,学生的个体心灵极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 这种羞辱人格的行为污染了社会风气,一旦形成产业化链条,将引发更多同类人群跟进,可能在更大范围内造成社会心理冲突乃至伤害。此外,该生盗取的是全校学生个人信息,涉及面之广令人咋舌,一旦这样的信息被进一步泄露,隐患之深可想而知。

疑似该男生建立的颜值打分网站,图源网络

厉声喝止,并让行为人付出沉重代价,是依法维护人格尊严的必有之举。唯有如此,才能尽早击碎始作俑者和蠢蠢欲动者的幻想,为公众的信息安全披上一件防护罩。

但处置了该案,并不能画句号。

本校的学生成了坑害校友的“黑客”,这让人笑不出来。此事系名校高材生所为,其背后成因更加引人反思。一名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员,不将知识用于正道,而是在虚拟空间撒野、作威作福,其间的教训值得汲取。更为重要的是,即使从该生社交平台动态发布的时间为节点,此事也历时近三年。这么长的时间里,相关方面没有任何察觉,这种状况岂不令人后怕?要知道,在当事人利用专业技术盗取信息成功的同时,也意味着相关单位在信息保护环节暴露出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窘境。

这一案例,向更多高校、单位提出警告。我们必须从马某某的“操作手法”中加以复盘,检视“失地”所在,及早加以应对。

当下,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层面频有大的作为,使得相关领域的法律愈发完善、健全。这是令人欣慰的大势。但现实案例说明,并不是只要有了法律强有力的撑腰,个人信息保护事务就能高枕无忧。事实上,一些宵小之辈的侵袭,往往造成惊人的后果,对此,我们丝毫不能轻敌。

围绕个人信息保护,如何收复“失地”,消除隐患,垒起更高的绿色堤坝,建起更坚固的“护城河”,值得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研判,也值得每一个人深思。我们对于“坏人”的谴责,是必要的,但这份谴责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杜绝此类事件,我们需要在信息保护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