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竟是这样的!

来源:齐鲁州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是这样的!虽然各大商家都在各个平台极力宣传,但是大家不像以前那样激情高涨了!

在世界经济不振的大环境下,大家紧紧捂住手中的钱袋子,只有必要需求才会在反复对比后再购买,不会一时因冲动而消费了!


【资料图】

这几年,某宝、某东、某多多也不公布销售实时数据了!为什么双十一不热了?

2025年,大家都清醒了,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被忽悠了。

一是,促进规则和机制搞得越来越复杂,而且个别商家套路引起公众反感

你看现在的促销机制复杂的像数学考试,没有点基础还真不会算。促销规则越发复杂,各种满减、满赠、叠加优惠券等玩法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计算优惠变得极为繁琐,心累不已。比如有的商品看似折扣力度大,但需凑单达到一定金额才能享受,为了凑单可能会购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这让消费者觉得不划算,从而降低参与热情。个别商家存在突然涨价再降价的行为,节前对一些商品大幅提价,到了双十一再宣称降价,或者设置复杂的退换货规则、限制售后等,使消费者对双十一促销没有得到实际优惠,不愿再在此时购物。

二、市场商家节日增多,双11节日重视程度下降。

以前,在中秋国庆和过年之间的空档期,被双11购物节填补,现在节日稀缺性消失。如今,各行业商家都卷的厉害,各种购物节日众多,从年货节开始,元宵节、214情人节、38女神节、清明节、51劳动节、618、七七情人节、上元节、中秋节、国庆节、双11、双12、圣诞节等各种节日促销层出不穷,几大电商平台几乎每月都有促销活动,这让双十一的独特性消失,消费者对其期待值下降。电商行业发展到现在,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等新渠道不断崛起,流量不再高度集中于传统电商平台。消费者选择丰富,不再局限于双十一在特定平台购物。

三是,理性消费占主导及平台情感连接缺失等因素。

随着经济持续下行,各行业低迷,挣钱门路越来越少,生活成本增加。再加上,年轻人的消费理念转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希望按需购买,不再因优惠盲目囤货,更加在乎商品实际品质和自身真实需求。比如购手机时,他们综合比较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而不是单纯看双十一优惠。

双11,你还会疯狂刷单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