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了集锦,就知道这比赛日本方面确实是碾压式的胜利。还有他们上的确实是“弟中弟”勉强能算个地区队吧!也就是说我们的U字梯队国字号,输给了根本不是正规编的梯队。还是1-3大比分,还是在对面有点“收着”的基础上了。
(图片来源为互联网博主,详细见水印)
实力差距,确实是太明显了。不是一星半点的。
(相关资料图)
应当说输的不冤枉,也不亏。虽然有天气因素的问题,不过这是双方的,是对等的,是公平的。在技战略能力上认知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制约的,左右比分的。从成年国家队技不如人,到国青队踢不过,再到下届的不是同个级别,这差距,确实是在越拉越大。当年,我们还有不少绿茵迷拿着“韦世豪U字号队伍吊打南野拓实来说事”,估计这样的情况之后会越来越少了。
其实输给这二流的高中队,也根本不“亏”。我们大可设想下:
已知,日本2022年的足球在册人口是817375人的,我们的找不到可靠的来源,更没有科学的统计办法,这点上的差距已经非常大了。摸不清的家底就基本会等于制定不会对策,拿出来的意见和指导,真的是“拍大腿”设计的。毕竟你根本说不清自己的问题在哪,又怎么会很好的解决呢?
已知,日本中小学放学大致在4点左右(及更早)。之后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接近准专业级。于是就拿这支二流的和歌山地区队来说,每名出战队员从小学3年级到初中2年级,经历过青训(初级的)和比赛的时间,大致为1000小时以上(仅仅按每日1小时计),他们的职业积累确实是很多很多的。在比赛中他们有太多的类似经历、时刻、记忆,不会慌乱。
而我们的各级孩子青训梯队呢?每周能拿出2小时的又有多少?这训练时间差距必然会导致对基本功掌握和对足球认知的差距,很自然的反映在了比赛中。
东契奇为什么能够在19、20岁初登NBA时就惊艳世界?因为他12岁就开始打职业赛了,到19、20岁积累的比赛经验,基本等于一名25岁的国产选手。很显然,日本足球队员也是如此的。
已知,完善的高中赛事(国赛)、J联赛梯队、J联赛、欧洲跳板(圣徒尔登之类)、德甲日本体系、豪门认可度的这很好的业务链条已经搭建起来。对日本的各地孩子来说,这就是条很正经很有希望的路。家长们更不会阻拦了,远的就不说了,看看三笘薫、镰田大地、远藤航们,哪个不是可靠的希望?由此而来的支持,是热烈的。
反观我们呢?青训骗了学校,学校骗了家长,家长回来再骗孩子,一环扣一环,紧密度倒是能“媲美”日本多年摸出这套成才体系了,可惜是反的。
这还没有说社会的极度不包容,和对于体育之人才的极度不友好。
日本的成功是可预见的,我们的失败是可看见的。足球,真的只是一个方面。人才培养与资源分配问题,可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关键议题。落后,会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