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都出来一周了,这家长群还没消停下来呢!
满屏的焦虑啊!
(相关资料图)
难道这就是初中生家长的真实状态么?
其实,我们都不知道:对于家长来说,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考验才刚刚开始!
但在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我还是小小地郁闷了一下:数学连80分都没考到么?英语才进步了5分?
但也就是一分钟的光景,我就马上告诉自己:要冷静!
因为我接下来的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孩子下一次月考的成绩!
如果我质问他、批评他,不断指出他的不足,那样只会打击他的自信心,毕竟才刚初一,如果他认为自己就是不行,那后面三年可就难了。
所以我迅速调整心态,跟Coco聊了下面三句话:
第一句:共情与减压
“不管怎样你都辛苦啦,今天咱们不想学习的事了,走妈妈带你去吃大餐,庆祝你期中考结束啦!”
我赶紧说:“没事!这不是没经验么?你也是第一次在数学上遇到不会的题,一下子慌了是人之常情,下次咱就知道怎么处理了!”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是学过心理学的家长的必备素养了。
孩子的情绪被看见了,他会觉得“被理解”;父母认可他的疲惫和付出,才是给孩子最实在的减压。
第二句:聚焦过程与成长
吃完饭,我俩开始闲聊:
Coco眼睛亮了:“英语提分可难了,我每天都背老师总结的资料,我还自学了英语语法,语法书我都刷了30多页了,这次考试就遇到了两道语法题!”
听他这么说,我确实有点小惊讶,语法书我们刚开学就买了,但我没有强制他去读去看。
没想到第一次月考之后,Coco自己看到了不足,主动去学习了,这真的很难得。
在我看来就提高了5分,原来背后藏着孩子这么多的努力!
接下来我继续给他“打鸡血”:
“历史、道法也考得不错,比上次都有进步,尤其是道法提高了14分呢!巨大的进步啊!看来你考前的复习很有成效嘛!”
指出孩子具体的付出,肯定他的进步,让他知道:努力就会有收获!
第三句:面向未来
第二天是周末,我带着Coco翻开了这次期中考试的卷子,开始做“试卷复盘”。
“先把错题分类:是粗心看错题导致的?还是计算错误?还是不理解题意?还是知识点没掌握?”
“分类好了之后,你要告诉我,哪些题你是现在就可以立马解决的,下一次一定不会错的?”
“哪些题你还解决不了,需要去问老师?去查资料?或者需要日积月累,稳步提升的?”
复盘不是拿着卷子骂孩子,而是要帮他找到具体的改进方向。
分好类之后,Coco就开始制定他的《提分计划》:
01数学专注提升计算准确率,每天刷计算题8道,限时10分钟,保证正确率;
02语文自学初中高分作文的写作方法;
03英语继续刷语法书,保证先把例题吃透;
04小四门跟随老师进步,保持现有水平即可。
你看,这样一分析其实努力的方向很明确,之前做得好的地方继续坚持,之前忽略的问题赶紧重视起来,还愁下次月考不进步吗?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在意成绩,尤其是初中之后,没考好他的心情就已经很down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打压,而是“赋能”!
赋予孩子直面成绩波动的勇气,以及改变现状的能力!
这才是拿到成绩单之后,最应该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