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观天下!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了解知识的来源远比学知识更重要

来源:读特

新闻里常提到的“同呼吸 共命运”生物学原理是什么?杀菌的方法究竟有多少种?得了新冠应怎么用药?在南科大新开的通识课《生命科学概论》里,这些似乎与“概论”没多大关联,却关乎生活日常的知识,正通过一种新的授课模式与学生“见面”。该课发起者、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明杰认为,知识只是教育很小的一部分,启发学生会思考、懂创新、识判断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在实验室。

给学生打开一道了解未知的缝

从生物学家到学院管理者,从科研、教学到管理职位,过去近30年,张明杰一直享受着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带来的快乐。作为生物学家,他认为,近年来国家在科研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发展速度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年俱增。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他看来,大学教育模式还需完善。两年半前,张明杰带着“为教育花点力气”的想法入职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成为首任院长,希望在这所全新的学院里,给学生打开一道了解广阔天地的缝隙。

谈到教学,这位著名科学家的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教育不只是学多少知识,更要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教学是年轻人成长的根基。目前很多大学注重‘灌’知识,忽略启发学生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体系单一的局限,也让大家被束缚在传统框架里,缺乏引导学生追求人生,发掘兴趣。简言之,注重的是培养单个人,而非年轻人这个群体。”张明杰表示。“真正‘0’到‘1’的实现,是需要一群人的努力。他们既有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又有脚踏实地的态度和基本功。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才能实现真正创新性的发现。如何培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几十年来在一线的科研和教学经验让他深知,积累原始知识不是上大学的真正目的,打开认识世界和自己的通道才是。“如果不把学生引过去,那就没机会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那边还有一片未知的天地。”张明杰说。

最精英的教授上一门最基础的课

“这种新奇的授课模式从未见过。”“生物系老师能否向其他系提个建议,也采用这种开创性的上课模式?”“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开拓思维,将所学与各领域有机结合,这才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正确路径。”开课一个学期后,学生对《生命科学概论》的教学改革成果进行了评价,这门被称为南科大最难通识课之一的课程得到了95%的好评。这个结果令整个教研组沸腾。“通识课不是让学生学多宽的知识面,而是培养他们的敏锐度、关注度和判断力,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张明杰坚定地说。

生命科学以大自然为教材,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比它更有趣。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生命科学”的魅力,张明杰请了8位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教授,围绕一些改变人们认知的知识点,全面剖析来龙去脉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带领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的积累、更新、创新、突破的曲折轮回。没有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多了轻松分享式的探讨,从壁虎断尾的绝境逃生,到细菌细小却精妙到叹为观止的系统,从腔肠到哺乳的奇妙进化,到神奇生命世界里的流连忘返,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大家踏入了一场享受之旅。

“我们坚持做最前沿、最好的研究,所以教授上课有料。”在张明杰看来,生命科学发展速度、宽度与广度让教科书上的内容开始落后。改革迫在眉睫,怎么改?《生命科学概论》便是切入点之一。“我们开这门课的目的是体现生命科学的美妙之处,唤醒年轻人的兴趣。同时,所接触到的知识能让他们终生受用,面对疑惑时,有判断的能力。其次,种下生命科学的种子。在未来发展之路上,通过这堂课接触的东西触发自身领域的‘灵光一现’。”

教学不愧对良心不辜负青年

“我希望每个教育行业的人都思考一下,教育者对年轻人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每个家庭的小孩都非常宝贵,如果面对的是自己的儿子、女儿,我们会怎么教?”

减少了科研时间,张明杰一直在思考大学生要怎么教。他认为,教育不是一厢情愿的东西,要经得起市场长久的考验。“大学对学生最大的影响,不是修了多少门课,考了多少分,而是在校园里与师生的相互交流,甚至是争论。这能学到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而这些能力才是人生难得的价值。”

以《生命科学概论》为例,上这门课的几乎都不是本专业的学生。为给年轻人打好坚实基础,张明杰带领团队互相听课,试讲后听取学生、老师和清北专家的反馈,在教育理念上集思广益。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课程设计上,学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互对比,吸取精华。当被问道,为何费这么大劲时,张明杰笑着说:“就是为了教育这件事。”

拥有25年在香港教书的经验,张明杰尝试把中西方教育理念好的地方糅合起来。“说教没什么价值,教育最好的例子就是自己。我们把精英放在通识课上,其实就是想用自身实践讲述大学应该怎么教。”

两年前,董涛来到南科大,加入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授。在院长带领下,他所在的团队一直思考一件事——什么是好课。“好课要有过硬的课程质量,即对知识的发掘,对思考问题的培养,对学生兴趣的启发。清楚知识的来源和背后的逻辑远比学知识更重要。”张明杰表示。“很多学生私下表示,上了我们的课才真正了解什么是生命科学,还能这么有趣。”董涛笑谈到。

“学习知识后要会用,我们培养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我们得对得起年轻人,不愧对良心。”张明杰告诉记者,多年之后,当南科大毕业的学生回想起来,认为某堂课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那么退休在家的他,听到这个消息不知会多开心。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