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郁风
(作者郁风,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多地网友通过政府网站留言等方式,呼吁“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河南南阳、四川泸州等多地在回应中明确,仍将执行既往政策。山东东营、滨州两地则给出不同答复:可在限定区域、限定时间内燃放烟花爆竹。
春节期间是否应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直都是争议不止的问题。支持者多认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传统文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孩童耳熟能详的佳句。现如今禁燃禁放,如何让晚辈感受传统“年味”民俗?在鞭炮烟火声中,也更能凸显过年的热闹喜庆氛围。反对者的理由更为充分,最无法辩驳的是烟花爆竹带来的污染问题,集中大量的烟火燃放势必会在短时间内对空气造成不良影响。数据显示,北京在实施禁限放政策之前的2016和2017年除夕期间,均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平均PM2.5峰值浓度达到历年最高值,而北京实施部分区域禁燃烟火后,除夕夜燃放区较禁放区的空气质量差了2-3个级别。
此外,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实施禁燃令前,部分地区习惯在夜间甚至凌晨燃放烟花爆竹,甚至有观念认为“爆竹越响越长,来年运势越旺”,动辄在凌晨燃放过万响爆竹,严重影响周边人群休息。而整夜爆竹声不息后,留在路面的往往是一地碎屑和一地垃圾,乃至未引燃的“哑炮”,给行人和环卫工人造成极大困扰和安全隐患。历年因不当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鉴于此,很多人对烟花爆竹“深恶痛绝”。
但政策的制定,也应因地制宜,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在同时尊重现代科学和传统民俗的视角下,在习俗文化和环保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人员集中、污染严重的大中城市城区禁燃禁放显然利远大于弊,但在某些人口稀疏、污染并不严峻的郊区也执行“一刀切”的禁燃禁放,则显得有些过于简单省事。
2023年的春节较往年有着更特殊的意义,随着疫情整体形势改变和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很多往年未能归家的游子将回家团聚。在这种集中返乡的形势下,限时限区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契合阖家重聚的氛围。而在民间传统神话中,过年燃放爆竹的用意是驱赶“年兽”,驱逐灾祸和鬼怪。在疫情尚未完全散尽的大环境下,燃放烟花爆竹在某种意义上也寄托着人们驱逐“奥密克戎”的期望。虽然在科学上此说没有依据,但在民间心理上,喜庆、希望和信心也是极为重要的东西。
回看山东滨州的最新烟花爆竹管理政策,其中明确文物单位、交通枢纽、人员密集场所、医疗、教育、养老、公共文化、机关办公区等重点特殊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他区域自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可以燃放,其他时段不得燃放,并规定污染天气期间禁放。随后滨州滨城等区县对禁燃禁放区域做出了划定,主城区和政府驻地不得燃放。这样的政策考虑到了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情形下的细分差异,思路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划定具体的禁燃时间段,如深夜10点之后禁燃,保障居民休息时间;要求居民燃放烟花爆竹后打扫现场,避免垃圾污染;或是在景区集中安排烟火表演,烘托节日氛围,也可以提倡用电子烟火或礼花来代替传统烟火。在环保、安全和传统风俗中找到公约数,才能让大家在欢乐、喜庆、平安氛围中过一个团聚的新年。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