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初冬暖阳下的挹江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随着画面骤然“翻转”,时光倒回到85年前,血色寒冬中,满目疮痍的挹江门下,侵华日军的铁蹄破城而入……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在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前夕,一部反映传递记忆、展望和平的“真人实景+翻纸动画”短视频《历史的凝视》今天(12月12日)起在多个平台发布。
该视频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支持,龙虎网制作。
视频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马雯倩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研一学生张焱阳为主视角。马雯倩是个“95后”,地道的南京人,她的曾祖母马秀英是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于去年10月19日离世,享年99岁。1937年侵华日军进城时,马秀英已是十几岁的少年,她和母亲随难民们一起逃向安全区。在路上,她看到路边全是尸体。她的三哥被日军抓走,再也没回来。大学时期,马雯倩担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今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纪念日当天,马雯倩和另外12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园的拉贝旧居,既是拉贝先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南京难民的场所,也是他亲眼目睹日军暴行、写下著名的《拉贝日记》的地方。2021年,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牵头的“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启程,一年多来,团队足迹遍及国内外6座城市,形成11万字的调研报告,开展和平教育课程与活动30多场,涉及全国10省份、覆盖2万余名青少年。作为团队的学生负责人,张焱阳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
随着马雯倩和张焱阳的手掌交互翻动,马秀英在85年前经历的悲惨遭遇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场景一一呈现,同时,拉贝先生和众多国际友人冒着风险保护南京民众的大爱义举也成为至暗时刻中带来希望的微光。在片尾,翻纸动画又将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从当年的黑暗岁月“翻”回到今天的和平景象,和平鸽从和平女神像手上振翅翱翔蓝天,寓意传递历史记忆、展望和平未来。
翻纸动画使用了400张手绘画稿、手翻1200次、定格拍摄2000张照片,制作团队经过200多个小时奋战才最终呈现。参与拍摄的马雯倩和张焱阳表示,作为青年一代,不能忘却在战火中失去生命的人,不可辜负为和平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必须守护传承这份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历史真相,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