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时快讯】做好研究生借考工作,不负每一个梦想|荔枝时评

来源:荔枝新闻


(相关资料图)

文/杨三喜 

(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优化考生服务,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标。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就业压力增大、研究生扩招、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更多毕业生选择考研,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2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457万。早前有机构预测,2023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将达到520万,从部分省份公布的报名人数来看,报名人数将继续保持增长。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全省共23万多名考生参考,再创历史新高。辽宁省报考人数也接近15万,并直言“组考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当下,虽然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但是疫情并没有结束。研究生招生考试作为国家教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事关广大考生切身利益,社会高度关注。在当前形势下,研究生考试不延期,体现了教育部门的担当和定力,也是对考生前途命运负责的体现。当前背景下,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三个目标,对各地教育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各地切实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科学精准做好各项工作。

与往年不同,今年很多高校已经提前放假,不少考生已经返乡,有的已经离开报考点所在省份。而且,根据此前高校的安排,返乡之后不能再返校。这部分考生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如何参加接下来的考试。对此,教育部对做好有关考生借考工作进行统一的部署,明确要求考虑各地实际及有关考生关切,为帮助部分考生解决赴考的实际困难,对于当前仍滞留在报考点所在地以外省份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可以申请借考。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发布通知,明确了相关借考的事宜,以落实教育部的部署。

这些举措,回应了考生的关切,也解决了滞留在外地考生的困难。对于借考,去年浙江、陕西等地已经有过经验。去年,浙江展开了中国首次大规模跨省借考工作,为约400名因隔离滞留考生从外省和浙江省内调卷,实行分类分地施策,做到“一地一方案”,特殊考生“一类一方案”,确保相关考生“应考尽考”。陕西省采取了系列措施,对因疫情无法抵达西安考点考试的外省考生,协调代设考点组织考试;对无法出省的滞留西安的考生,安排在西安当地借考,甚至为被疾控部门确定为B类和C类密接的考生,采取在集中隔离点“送考上门”、“单人单间”考试。

借考工作不仅涉及与考生、高校等多方面的协调、沟通,还要处理调卷、保密、护考、防作弊、防疫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去年,需要借考的考生人数较少,而且集中在个别地区,而今年涉及的考生人数多、规模大,需要借考的考生可能遍布全国各地,统筹协调和精准施策都面临更大的挑战。加之,临近研究生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压力更大。比如,当地考位数量、办考条件、考点设置等能否满足借考的需求。而对于一些新的情况也需要进一步明确措施,比如已经感染的考生、正在隔离的考生,如何保障他们也能顺利参考。

研究生考试承载着广大考生的梦想,他们为此付出了长时间的努力,每位考生的付出都不应被辜负。接下来,是希望各地以及有关部门以对考生、对国家考试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分析研判,提前安排部署,统筹各方力量,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得更为细致。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明确相应的处置规则,并畅通考生咨询渠道,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做好考试服务工作,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考生关心的问题。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更要精准施策、一生一策,确保应考尽考、安全研考,不让考生留遗憾。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