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精选!万亿专项债拉动有效投资 地方招商引资“卷”起来

来源:第一财经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牛鼻子’,是经济发展前端的东西,相对来说,见效也比较快。”


(资料图)

疫情之后地方全力“拼经济”,招商引资和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成为重要抓手。

一方面,今年以来地方在招商引资方面动作频频,其中,上海一反常态,首次“逆行”赴成都举行招商推介。一位区域经济学者向第一财经表示,投资是拉动经济的动力之一,以往投资重心在政府出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收期慢,现在地方债务压力大,所以都把产业投资作为重点,那么就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另一方面,地方在密集推出重大项目的同时,加快筹资力度。比如,截至5月22日,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突破3万亿元,约3.2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发行规模突破2万亿元,约2.1万亿元。这些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保障性安居住房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当前经济恢复存在一定波动,而为了稳经济,就需要地方加快发债来扩大有效投资。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速度比较快,这拉动了经济增长,使得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从一季度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来看,可以判断政府债券发行对拉动宏观经济增长有比较明显效果。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近日公开表示,总的来看,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下阶段,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有不少有利因素支撑,就业形势改善,消费和服务业恢复回升,有望成为二季度经济向好的重要支撑力量。

地方招商引资竞争激烈

招商引资是扩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抓手,地方在招商引资上不断加大力度。近期现象显示出地方招商引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5月19日,“沪利共蓉·机遇无限”2023上海·川渝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成都举行。共签约12个项目,总签约额超过50亿元。同一天,甘肃省新能源产业招商推介会和产业链招商会也分别在成都和重庆举办。

今年上海一改“低调”的姿态,开启了“投资上海·全国行”和“投资上海·海外行”系列活动。成都是其全国行系列活动的第二站,首站3月在北京举行。以往内陆地区都把上海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地区。此次上海一反常态,首次“逆行”赴成都举行招商推介。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向第一财经表示,“我们3月去了北京,到成都来是第一次,接下来还要去广州深圳,包括长三角就近区域的中心城市招商。2万亿GDP以上的城市,我们都愿意去看一看,走一走。”

四川省投促系统一位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近年来有一个现象,就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跑到我们这边来招商,以往都是我们去他们那边招商。这个说明成渝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起来了,另外也说明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大家压力都大。”

世邦魏理仕西南区顾问及交易服务产业地产部负责人王蒙豪也向第一财经表示,最近接待了广东、江苏和山东等地的一些城市的招商引资官员。“在他们的拜访清单里有制造企业、高科技企业,这边科研院校比较多,这些院校所孵化出来的企业往往是他们拜访的重点。”

王蒙豪负责的产业地产,主要是为外资企业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同时,也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合作,配合他们主动招商。王蒙豪负责的城市包括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现在招商很激烈,我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这些城市招商官员。”

王东向记者表示,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跟宏观经济形势有关系,也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重视有关系。“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牛鼻子’,是经济发展前端的东西,相对来说,见效也比较快。”

4月25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的通知,制定发布招商引资“24条”新政。这是上海市首次在市级层面出台的综合性的产业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政策。

5月13日,福建省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2023年到2025年,福建省级重大招商活动集中签约项目总数超过300个,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全省新签合同外资项目8000个,合同外资金额超过3000亿元。三年力争全省新增市场主体200万户。

东部地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西部地区更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4月,山西省召开了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大会,要求切实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拓展思路视野,挖掘比较优势,创新理念方式,找准工作抓手。

去年年底印发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上率下、全员参与”。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全面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加快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体现招商形象”的全方位、多渠道招商引资工作新格局。

5月11日至15日,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学习考察,每到一地都召开产业宣传推介座谈会,介绍云南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综合优势,云南省主要领导与3省市共58家企业座谈交流,签订科技创新、产业投资等协议。

预计后续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

当前总需求不足是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为此政府扩大基建等增加有效投资,从而带动社会投资,稳定总需求。

今年以来,地方密集推出重大项目,而为了确保这些项目能够落地实施,在财政收支矛盾当下,地方加快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筹资,这也体现在新增债券发行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元,而这又以新增专项债券为主。

专项债是政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一大信号,正是今年新增专项债券规模达到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500亿元。而截至5月22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超过1.7万亿元,占全年总额比重约45%。

财政部此前明确表示,下一步财政推动经济回升势头主要举措之一,正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财政部已经将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及时下达到地方,这也有利于后续地方加快发债。

包括四川等部分省份已经完成了提前批专项债发行任务,而随着全年新增债务限额下达,以及近期部分地方收到了第二批专项债项目审核清单,部分地方将开启新一轮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预计,后续专项债发行进度会进一步加快,在三季度以内基本完成全年3.8万亿元发行任务。专项债尽快发行,可以更快地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社会投资,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稳定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更好提振市场信心。

地方除了发债为重大基建项目筹资外,还会通过预算内财政资金、城投债等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农林水和交通运输支出总额约1.6万亿元。根据机构数据,今年前4个月城投债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

央行近期公布的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下一步要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撰文称,由于财政支出的平衡性特征和财政收入增速的预期性下滑,预算内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少,为了保证基建高增对经济的托底作用,二季度内政府有望动用部分政策性基金融工具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注入力度,保证年内基建投资中枢不会出现较大的向下偏移。

受益于专项债等资金带动,今年以来基建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8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0%,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0.7%,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8.8%。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表示,下阶段,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进一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