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春节后资金面整体偏紧,但对债市影响有限,近期长端利率延续窄幅震荡格局。
分析人士认为,身处宏观数据发布的“真空期”,在基本面预期未得到数据验证之前,债市主线仍不会太明朗,但鉴于经济向上修复的方向较为明确,因此各机构不可掉以轻心,择券布局需保持审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空博弈持续
2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窄幅波动,面对经济基本面边际向好的市场环境,债市依旧较为纠结。
“债市表现之所以相对钝化,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向上修复方向虽较为明确,可斜率仍存不确定性,尤其是地产拐点尚未确认,‘强预期’受到了一定压制。”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告诉记者,“其次,就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央行尚无意引导资金利率大幅上行,呵护流动性的态度并未发生改变。短期看,债市还存在博弈降准的空间,而这将对长端表现构成支撑。”
“春节后的市场表现与春节前的预期并不相符,这侧面反映出业界对经济复苏的强度仍有质疑。”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黄伟平并称,“需指出,尽管1月信贷与社融数据超预期,可信贷于结构上依旧呈现出了明显的割裂状态——政策力量先行,能够驱动部分投资回升(以基建投资为主),但私人部门融资偏弱,要想看到自发宽信用仍需时间和更大的针对私人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
综合来看,不论是实体自发性融资需求尚未修复,还是管理层仍有呵护资金面的诉求,多空博弈是致使利率阶段震荡的关键原因。
“我们判断,利率长端维持震荡至少要等到政策释放‘高峰期’的结束。”黄伟平称,“届时,如果私人部门融资并没有很好地衔接政府部门融资,那么长债的机会将会显现(大概率在3月中下旬)。”
债市依旧“逆风”
当然,置身于“政策逆风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后市持审慎态度的机构依旧占据主流。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举例来看,SKY_3M跳涨3BP至2.07%;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上行4BP至2.49%;SKY_10Y攀升3BP至2.92%。
展望后续,不少业内人士坦言,不论是经济基本面稳步回暖,还是新债供给的增多,都将对利率债表现构成一定袭扰。
尤其就一级发行来看,目前全国各省市均已披露2023年所获提前批新增地方债限额,其中,新增专项债合计2.19万亿元、新增一般债合计0.43万亿元,分别较2022年提前批新增限额增长32%和50%,占上一年(2022年)全年新增限额比重均达到此前约束的上限60%。
“供给节奏方面,预计1至3月利率债的净增量会逐月递增,其中2月净增量可能在7500至11000亿元,较往年同期升幅明显——这与今年春节靠前,对2月债券发行影响较小有一定关系;3月净增量可能在8500至13000亿元,或小幅高于去年同期,主要由地方债和政金债构成。”一位机构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此外,当前也不能排除后续地方专项债赶进度集中发行缴款扰动资金面及债市情绪的可能性,需要对此保持适度关注。”
“与此同时,考虑税期过后又有月末扰动,预计总体资金利率收敛的压力或将延续,短期内隔夜资金利率会落在2%附近,呈现‘易上难下’的特征。”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说。
信用依旧占优
综上,拉长时间维度分析,鉴于基本面和资金面走向对债市依旧偏空,在多重压力之下,各机构还是应该保持审慎。
“经济修复初期斜率偏缓有其合理性,我们建议,后续各机构应继续观察高频数据走势,同时关注政策与数据、预期与现实的进一步衔接状态。”孙彬彬说。
当然,也有部分相对乐观的机构认为,债市修复行情虽已近尾声,可还没有结束,因此各机构可以抓紧最后的窗口进行博弈。毕竟,就历史规律看,两会主要还是偏向于大政方针的布置。两会之后才是新一轮政策密集发布的时间窗口。按照该思路,即使考虑市场抢跑,债市在两会之前受到强压制的概率不大,博弈可能还有1至2周的时间窗口。
“考虑到当前利率修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部分资产的价值被挖掘殆尽,故目前可配置品种的选择仍然较为有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直言,“较之于利率债,我们更建议各机构关注信用债。毕竟,春节后利率、信用表现分化,利率债收益率微下后逐步走平,而信用债上涨行情却有加速之势。”
“当前,信用债走强主要遵循以下逻辑,包括资金中枢持续收紧概率不大,这给信用债的票息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理财回流债券市场,信用债配置需求上升;信用债净供给有限,供需错配利好市场表现。”黄伟平表示,“我们认为,短期信用债的小牛行情仍能持续。”
由此,中金公司建议,后续择券仍可关注违约风险可控的中低隐含评级主体的中短端债券品种,尤其是部分债务压力略大或前期受到负面舆情影响区域的主要城投平台债券,适度下沉策略依旧可选。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