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持续受外资青睐,北向资金自去年11月份扭转净流出态势后,今年1月份更是加速流入A股市场,屡创新高,展现了外资看好中国权益市场的态度。
另外,根据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12月份债券托管量数据和上海清算所公布的券种投资者持有机构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39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7%。2022年12月份,境外机构增持我国债券579.6亿元,结束了自去年2月份以来连续10个月的减持状态。具体来看,主要增持了国债235.6亿元、同业存单415.6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韧性突显,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构预计外资持债有望维持增持状态。
(相关资料图)
四因素促外资持债“由减转增”
记者在采访专业人士并梳理多家知名机构观点时了解到,外资持债“由减转增”原因有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经济景气回升提振全球信心,外资增配中国资产呼声不断。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3.1个百分点,至50.1%,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这既印证了之前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也释放了2023年开年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从去年11月起,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增配中国资产的呼声不断,并有多家外资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开始真金白银做多A股市场。
数据显示,作为外资涌入A股主要通道的北上资金,2022年11月份扭转了净流出态势后,年末的两个月里,北上资金在65%的交易日中呈现净买入状态。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A股市场北向资金的高频数据侧面印证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的改善提振了市场情绪,尽管债市的外资流动缺乏日度的高频指标,但情绪回暖无疑助推了外资重新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
第二,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增强,推动债市交易便利性。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落地,境外机构可以通过香港“一点接入”债券市场。2022年,债券通“北向通”全年共达成82981笔交易,交易量超过8万亿元,全年日均交易量为322亿元,三项主要交易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12月份,债券通“北向通”成交5760亿元,月度日均成交262亿元,当月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为交易量最大的券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已有来自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1071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类型覆盖境外主权类机构、银行券商保险等境外各类持牌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等中长期投资者。
去年11月份,为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并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这有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增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加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境外机构投资便利性增强,增持我国债券是发展趋势。
第三,人民币汇率走强,提升中国资产配置价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去年12月份调升了2123个基点至6.9646.分析人士表示,在非美货币中人民币突显韧性,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回升,再度促使外资涌向中国资产。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2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升值,且人民币升值预期走强,从汇兑收益角度看,带动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
第四,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收窄。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去年11月初4.0%的高位逐步回落,12月中旬在3.5%附近;同期,中债国债10年期收益率从2.7%左右提升至2.9%附近。
明明表示,10年期美债和10年期中债的“一下一上”,推动同期中美利差逐步收敛,此前中美利差深度倒挂的形势有所缓和,吸引境外机构适时增配人民币债券资产。
外资有望持续流入我国债券市场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在1月份的大规模流入,显示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信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相继升破6.9、6.8关口,展示出回升态势。
目前,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和富时罗素世界国债指数均已将我国债券纳入,是对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债券市场地位的承认。
“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当前的外资占比仍处于低值,未来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有很大空间。”翁梓驰这样说。
明明认为,春节后,随着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下行以及国债期货上涨,5年期NDIRS利率同样有所下跌,表明离岸市场对于国内利率债的预期边际转多。综合基本面因素以及市场交易指标,预计外资持债有望维持增持状态。
在展望今年情况时,冯琳表示,在中国经济增速回升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增强,这也将支持人民币适度反弹;同时考虑到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的预期、美债收益率逐步回落,中美利差也将趋于收窄。因此,外资或持续流入国内债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