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分析】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步回落 机构判断债市或呈“短多长空”格局

来源:新华财经

年初以来,债市风格“以稳为主”,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行至3.83%一线。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身处扰动因素增多的大环境中,2023年的债市表现或呈“短多长空”特征。由此,聚焦债市布局,在短期保持乐观的同时仍需留有一份谨慎。


(资料图片)

债市情绪有所缓和

可以看到,短期内受疫情扰动延续、理财赎回压力边际放缓、稳增长力度加码下流动性基调依然稳健等多重因素影响,债市收益率修复企稳,呈区间波动走势。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具体来看,SKY_3M稳定在1.80%一线;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上探3BP至2.34%;SKY_10Y稳定在2.83%的水平。

“虽然近期稳增长政策频出,致使基本面对债市的支撑有所减弱,但央行加大资金投放力度(预计资金面在来年春节之前仍能维持宽松态势),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市构成了正面支撑。”一位机构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来看,在经济、政策、疫情等多重因素交叠之下,整体‘宽信用’的生效可能会呈现一个相对缓慢的、程度可控的过程。反映到债市,收益率预计将呈区间波动走势。”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虽然银行理财已连续八周净卖出,但就边际变化而言,最近三周的净卖出额分别为1205亿元、790亿元及415亿元,卖出规模连续两周下降。从结构上看,银行理财净卖出利率债及其他(银行资本债等)券种的数量明显减少,并恢复信用债买入,仅存单卖出量加大。

尽管偏空情绪依旧占据主流,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眼下对债券后市表现持乐观态度的机构亦有所增多。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认为,展望2023年,地产回到“巅峰”时期的可能性不大,叠加服务业的复苏强度仍存不确定性,则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外需有潜在的下降压力。简而言之,如果2023年经济呈现出弱复苏的状态,那么市场把经济回升等同于利率回升的逻辑可能无法完全成立。锚定经济强度的角度来对比,202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大区间或落在2.5%至3.0%,上限难超过3.0%。

逆风因素不容忽视

当然,多空因素交织,也意味着市场博弈分化的加剧。

“我们判断,海外经济体疫后复苏普遍遭遇到的高通胀问题或将在2023年于国内重演,因此需要警惕‘跨周期’调节思路下货币政策提前转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说,“2023年二季度中后段和三季度或将是债市下跌压力最大的‘时间窗’,国内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行的风险。”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我们认为,该机制的推出对利率品种形成了价格压制,一方面该机制进一步强化了2023年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另一方面由于放开了各地差别化灵活调整首套房利率的限制,LPR快速、密集调降的必要性也将有所下降。”中信建投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曾羽表示,“另外,跨年前后流动性的‘过充裕’旨在呵护资金面,防止流动性风险,央行年后进行大额回笼实为大概率事件,回购交易量的陡升持续性存疑,这也意味着市场中不存在激发长期杠杆策略的动机。”

更有部分机构交易员向记者表示,2023年,伴随宏观周期从衰退走向复苏,外部条件从极端不确定走向确定,则从2022年11月开始的股债强弱关系已发生根本性逆转,2023年股债表现的分化会进一步扩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

节前布局提请审慎

总而言之,因为政策落地到资产负债表修复需要一个过程,加上疫情影响,叠加资金利率总体宽松,所以一季度债市仍有机会,基本是市场共识。

“一季度会有年初的配置盘进场,两会前后可以期待货币宽松政策,所以债市表现应该相对乐观。”上述交易员表示,“然而,步入二季度,各机构需开始关注基本面数据的变化,在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地产调控政策加码的背景下,基本面数据可能会反映经济内生动能的修复,并使债券市场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另外,如果地方债加速发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大投放力度,那么资金面亦有承压可能。个人认为,若期间能看到一次政策利率降息,那么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中枢区间或落于2.6%至3.0%,如果没有政策利率降息,则波动区间可能会行至2.7%至3.1%,整体形态会从2022年的震荡向下逐步变成震荡向上。”

值得关注的是,1月3日至6日,A股于2023年的首个交易周迎来“开门红”,沪指报3157.64点,累计周涨2.21%,创两个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涨超3%。4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200亿元,市场情绪回升。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经济活动陆续修复,企业盈利恢复增长,叠加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多因素共振下权益市场表现将显著持续回暖。现阶段,看好后续市场信心提升带来的风险溢价回落,权益资产有望实现估值修复,长期投资者可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我们认为,如果风险偏好提升的势头得以延续,则春节前债市或应考虑曲线变平的可能,聚焦到债市布局层面,建议各机构在参与过程中,秉持适度防御心态,浅尝辄止。”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