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达瑞电子研究报告 布局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

来源:海通证券

消费电子周期复苏

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结构性产品应用于苹果、华为、OPPO 等终端品牌。在消 费电子领域,功能性器件指通过模切、冲压、贴合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非标准化元器 件,用于替代传统金属螺丝、散热片等零件或焊接、喷涂等工艺,实现产品零部件间 的紧固、散热、绝缘、缓冲、导电、屏蔽、美化、防护、标识等功能,在消费电子产 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构性器件是消费电子产品的重要基础构架,与终端产品尺 寸、结构、外观相关,具有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要求,能够对安装在其 中的各种功能性元器件提供固定、支撑、保护和装饰等作用。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深耕多年,功能性器件产品通过三星视界、鹏鼎控股、台郡 科技、华通电脑、藤仓电子等零组件制造商,间接供货于苹果、华为、OPPO、Vivo、 三星、小米等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在消费电子结构性器件业务领域,公司于 2020 年 10 月成功通过苹果认证,成为其终端产品所需外壳等结构性器件产品的合格供应商; 除三星视界、苹果外,公司亦在可穿戴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领域积累了一批稳定的优 质客户,包括 Jabra、Bose、Sennheiser、Sony、Meta(Oculus)等国际知名品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手机需求触底反弹,消费电子或呈 U 型复苏。作为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重要配套 产业,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行业规模、发展空间与下游需求存 在紧密相关性。据 IDC 数据,受海外通胀、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封控等多重因素影 响,2022年消费电子产业链手机、PC、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均呈现下滑态势,其中全 球智能机出货量同比下滑 11%,PC 出货量同比衰退 16%。 展望 2023 年,供给端安卓机库存已于1Q调整到位,2Q 前后存货有望恢复至正 常水平;需求端受益于千元5G、华为新机,叠加海外通胀压力趋缓以及新兴市场结构 性复苏,我们预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 3.7%至12.5亿台。VRAR 方面, 伴随苹果、Sony 新品发布,我们看好科技龙头入场推动 VR 硬件迎来加速升级和内容 平台进一步完善,预计全球 VRAR 设备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27%至 1330 万台。

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市场较分散。行业内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 器件生产企业较多,同行业企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销售区域和终端客户拥有各自的 竞争优势,既包括飞比达、迈锐、宝德、卡士莫等外资厂家,也包括安洁科技、领益 智造、飞荣达、智动力、恒铭达等 A 股上市公司。得益于更高的客户集中度(三星视 界、苹果)和产品定位,公司整体毛利率和盈利水平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预计公司功能性器件收入将于 23 年恢复成长。受益于手机行业需求底部复 苏、行业集中度提升、OLED 屏幕在智能手机端的渗透率提升、公司客户资源进一步 丰富等积极因素,我们预计公司功能性器件收入将于 23 年恢复成长,22-24 年收入分 别为 6.2/7.5/8.6 亿元,毛利率伴随产能利用率回升、市场降价压力缓解逐步改善至 21 年 40%左右的水平。 另一方面,物联网、AI、5G 技术进步带来的硬件需求更新,科技龙头企业爆款产 品的涌现带动市场热度,消费电子新型硬件蕴含结构性机会。得益于公司提前布局智 能耳机、虚拟现实( VR)等可穿戴电子产品应用领域,公司消费电子结构性器件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4.07 亿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4.7%,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公司消 费电子功能性器件业务收入下滑的影响。

达瑞电子:布局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打造第二增长极

锂电池结构件处于产业链上游,是动力电池的关键安全部件。锂电池由正极材 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及精密结构件组成,其中结构件包括电芯外壳顶盖、钢 /铝外壳、正负极软连接、电池软连接排等,起到传输能量、固定支承、外观装饰等 作用,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密闭性、能源使用效率等均有直接影响。不同材料体系及 类型的动力锂电池材料成本占比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言精密结构件占材料成本比重 在 10-16%之间,占锂电池电芯整体成本(合理假设制造费用等占 20%)约 8-13%。

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动力锂电池市场持续扩张。根据 EV Volumes 最新统计, 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 60%达 1020 万辆,纯电动车渗透率首次突破 10%。国内方面,在以双碳目标为核心的能源转型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 步从导入期跨入成长期,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2022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同比提升 13pcts 达 2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驱动中游锂电池市场加速扩张,我们测 算 2022 年全球锂电池装机量约 516GWh,同比增长 68%,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下游新 能源汽车景气度有望延续,动力锂电池市场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成长,带动上 游原材料及相关精密结构件市场保持扩张态势。

据 EVTank 数据显示,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小动力电池和消费类电池需求 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预计 2025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结构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768 亿 元。2021 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结构件企业中,科达利、震裕科技和金杨股份三家企业排 名靠前,其市场份额分别为 23.8%、9.1%和 4.4%,TOP5 企业市场集中度为 43.2%。

前瞻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未来有望持续突破大客户打开成长空间。受下 游需求低迷、市场竞争加剧及行业季节性因素等影响,22H1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 构性器件以及 3C 自动化设备收入和毛利率均下滑。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把握电子制 造产业发展趋势,于 2022 年 6 月通过外延收购,新增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 电池的精密结构件的业务布局,目前客户主要是宁德时代、瑞浦兰钧、远景动力等电 池厂商,自 2022 年中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逐步进入批量交货。2022 年,公司新能源相 关结构及功能性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4 亿元,业务成长性初显。

公司深耕消费电子领域 20 年,形成了“关键组件(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 配套 自动化设备”联动的协同优势,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利于深化与客户 的合作关系。区别于工序较为简单、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低端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 制造,中高端消费电子组件产品定制化、小批量、多频次、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对供 应商的科学排产、工艺技术创新、品质及成本管控等制造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及迅 速响应的客户服务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鉴于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集中度高(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CR2 市占率超 50%),对上 游供应商具有较强话语权,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形成的成本 管控能力、规模制造优势、资金优势以及对客户需求迅速响应的服务能力逐步突破大 客户,并通过在单一客户里的份额提升和品类拓展打开收入空间,形成“消费电子 + 汽车”双轮驱动的业务结构,其在新能源结构件领域的成长值得期待。

公司基本资料

业务介绍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行业功能性、结构性器件以及相关 3C 智能装配自动化设 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开发、材料选型、精密模切、冲 型、自动化装配等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深耕电子产业多年,积累了大批稳定且优质的 客户资源,包括 OLED 显示屏行业龙头三星视界,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 Apple、 Amazon、Google、Microsoft、Jabra、Bose、Sony、Facebook、Sennheiser、Oppo 等, 国内外知名 FPC 软板客户鹏鼎控股、华通电脑、台郡科技、藤仓电子、安费诺等,以 及消费电子行业知名 EMS 客户美律电子、伟易达、伟创力、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富 士康、卡士莫,光伏电源客户阳光电源,新能源领域客户 Tesla 等。

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业务方面,公司产品面向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领域,广泛 应用于手机组装、数码产品组装、FPC、OLED 屏幕组件、塑胶外壳、太阳能光伏、动 力电池、储能等领域,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VR/AR、头 戴耳机、运动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实现特定功能所需的元器件,在传统机构 零件无法应对的狭小空间内实现粘接、固定、密封、防尘、防震、绝缘、导电、降低 电磁干扰、联线外接、防护等功能。公司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属于非标准产品, 目前主要产品包括连接片、安全结构件、绝缘片、密封件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 力电池、储能电池、储能设备、光伏逆变器等新能源应用领域。

3C 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方面,公司产品主要有高速贴合机和 AOI 检测设备等,主 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零组件的装配、贴合等自动化操作,并可对功能性器件等物 料的尺寸、外观、功能等进行高精度快速检测,同时还可以配合其他工序设备和物料 输送带共同组成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通过有效取代手工劳动以提高客户的生产效 率和产品品质,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及智能制造水平。

发展历程&股权结构

公司成立于 2003 年,立足消费电子并积极开拓新能源领域。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9 月,前身为“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10 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 司,并于 2021 年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是国内较早进 入消费电子行业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以及相关 3C 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租赁业务等,并于 2022 年收购上海嘉瑞 100%股权,拓展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

公司控股股东为董事长李清平。公司控股股东为董事长李清平,实际控制人为李 清平、邓瑞文夫妇,直接和通过晶鼎投资和晶鼎贰号间接合计持有公司 39.5%股权。 第二大股东为李东平,持股比例为 12.6%,系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第三大股东为 付学林,持股比例为 7.5%。

财务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为 21.74/31.00/44.17 亿元,+48%/+43%/+42% YoY,归母净利润为 3.12/4.11/5.14 亿元,+55%/+32%/+25% YoY。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