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30年不评职称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杨汉文,最近获评副教授。他长期扎根讲台、兢兢业业,凭借突出的教学实力赢得了晋升职称的机会。而学校对于“教学型教授”的积极评价,也收获了众多点赞。
“上课从不念PPT,从来都是写板书,经常给学生开小灶”,学生们的真切话语,道出了杨老师的“为师之道”。事实上,“教学型教授”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十余年前,这一职称评价体系就从制度层面相继进入国内多所高校。此前,潜心从教33年的南京林业大学老师蒋华松如愿评上“教学专长型”教授,也曾引发舆论关注。种种关于职称改革的尝试与讨论,给高校职称评定开辟了更多元的通道,也让更多人重新思考大学的本质所在。
安心教学也可评教授,显然是对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评价体系的纠偏与优化。一段时间以来,“教得好不如写得好”“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等论调很盛,甚至有人预言,未来“教学型教授”注定会走向消失。而之所以会有此类偏见,很大程度在于高校教师评价的“指挥棒”太过单一,“唯论文”导向广泛存在。必须承认,高校教学水平难以量化,不同学科之间又差异悬殊,“以论文论英雄”确实比较好操作。但问题在于,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当论文在教师能力评判中占据压倒性优势,大家花在钻研教学上的时间就必然缩水。这种潜移默化的浮躁之风,不仅于培养人才无益,甚至会消解严肃的学术风气。
近年来,随着高校职称改革的推进,“唯论文”现象正在改变。但着眼现实,纯靠教学拿职称也并非易事。比如,有的高校要求,教学型资格教授须连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20年及以上;有的规定需要近五年内年均完成的教学课时数不少于300标准学时;还有的前脚取消了论文限制,后面就立刻增加优质课的必备条件,评审又是层层筛选。可以说,众高校在改革思路上是有共识的,但如何精细量化教学工作、公平评估教学成果,仍需探索出更科学有效的办法。也期待更多高校能够将教师的教学成果与科研评价平衡起来,形成丰富的支撑理论,为相关改革提供更多经验。
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围绕这一话题讨论很多。但有一条可以明确,那便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大学老师不能只顾科研、无心教学。从这个角度说,设置“教学型教授”的岗位,背后也有着让大学夯实育人本位的逻辑。当然,以教学为本不是“不要论文”“不要科研”,从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越是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对教师的科研要求越高。既不将二者断然绑定,也不畸形分离,提高标准、保持弹性,才是涵养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