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当下的基因测序行业陷入了困境,进退维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过去一年,从美股上市的燃石医学,到港股上市的贝康医疗,再到A股上市的华大基因、贝瑞基因,这些基因测序玩家们的股价、财报,都难言出色。
股价、财报,只是明面上的“困难”。这些数字背后,产业人的心酸,更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看不到、也无法想象的。
这些都指向一个事实:基因检测行业遇到了一定挑战。过去几年的高光与如今的失落形成的落差,难免让人唏嘘。
不过,大可不必绝望。一项技术从出现到广泛应用,可能需要经历10年乃至几十年的摸爬滚打。10年前,萌芽初期的NIPT,已经告诉我们,基因测序的商业化之路不会过于顺畅;尽管困难重重,但随着时间推移、技术发展,NIPT的商业化越走越顺。
过去如此,现在也会是这样。
事实上,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头部企业的多元化、出海布局,正在为它们带来蜕变的可能,而它们对于创新的追求,也将会带领行业走出困境。
01基因测序暂入周期低谷
或许,我们已习惯了这个世界的快速变化,把科技进步提升当做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把人类历史的进程拉长来看,这种理所应当的结论并不是那么合适。尤其是将创新的科研/技术发现转化成产业,转化过程存在不确定,有的迅速成功,有的黯然落幕,更多的还是起起落落。
基因检测行业也是如此。NIPT的横空出世,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精准医疗风潮的兴起,进一步推高了我们对基因检测行业的预期。
殊不知,任何一项基因检测项目,从走进人们视野到最终落地,需要经历长研发周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以上,这导致NIPT之后“断档期”的出现。
众多基因检测领域,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久未有新的爆款出现,投资者的耐心一再走低,基因检测在资本市场的热度由热转冷,最终走入了低谷。
不过,当下的基因检测行业也只是暂入周期低谷。
虽然快速进步是偶然,但“进步”本身则是必然,基因检测实力选手的突围赛早已打响。
为了寻找NIPT的继任者,基因检测企业基于多元化布局投入研发。多元化的逻辑也正逐渐得到验证,这方面,NIPT元老贝瑞基因是典型。
一直以来,围绕遗传学领域,贝瑞基因广泛布局二代测序场景,推出了近10款基因检测产品。
正是得益于NIPT Plus、CNV-seq、WES 等拓展期及孵化期产品的快速增长,贝瑞基因2022年医学检测服务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10.09%,在疫情影响之下仍保持逆势上扬的态势。
在布局二代测序场景的同时,贝瑞基因还在不断往三代测序应用场景延伸,目标是将三代测序的应用向单基因全病种拓展。截至目前,贝瑞基因的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脊髓性肌萎缩症、脆性X综合征等三代产品均获得发明专利并相继落地。不难预见,贝瑞基因多元化布局储备的势能,还将不断释放。
华大基因同样是多元化布局的代表。围绕生育健康类、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和感染防控类服务,华大基因构筑了庞大的产品矩阵,让市场不断憧憬其发展前景。华大基因在老龄化产品类的布局,例如“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检测”产品就让人眼前一亮, 不仅能提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还能辅助临床医生评估AD及相关患病及进展风险,为早期预防和干预疾病进展提供有效选择。
多元化布局之外,头部企业的出海之路也日渐顺畅。在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燃石医学、泛生子、诺辉健康等排头兵们均有棋子落地。
其中,燃石医学、泛生子长驱直入,均有早筛管线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而诺辉健康则是借道香港,先稳后进。
相比早筛领域,遗传学领域出海方式的探索更加丰富。3月份,贝瑞基因在沙特阿拉伯成立合资子公司,将NIPT及其他基因检测产品引入沙特乃至中东市场,提供精准的遗传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这标志着,贝瑞基因有可能通过出海的方式,在海外“再造贝瑞”。
每一次周期低谷,市场会习惯性悲观,认为技术进步的可能性在降低。但恰恰相反,头部企业对于创新的追求,终将会带领行业走出困境。
02技术探索长驱向前
我们对于基因检测行业的信心,来源于技术本身。
作为人类生命密码的解读工具,基因检测能够带领我们打破对“未知”的恐惧:
通过揭开未知变异等面纱,基因测序能够使得我们能够更有力地直击病害,降低病人伤害以及治疗成本。
简单来说,其能让我们在对抗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告别裸奔时代。
肿瘤的治疗,因为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彻底改变,不仅治疗从粗放走向精准,更使得早期筛查、预后监测等成为可能。这也使得,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被延长。
也正是在基因检测带来的大变革中,包括Grail、Guardant Health等海外巨头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实际上,在遗传学领域,基因检测的价值早已被证明。透过贝瑞基因遗传学领域布局,能让我们洞悉基因检测在生育环节的价值所在。
在遗传学领域,贝瑞基因构筑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三大布局。
一级预防,防患未然,主要在孕前及孕中开展携带者筛查基因检测。通过对携带者筛查,给出生育意见;同时,辅以辅助生殖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科孕安,能够对生殖胎检测筛选的方式,让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的群体正常生育。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主要在产前阶段开展对染色体、基因组等检测,及早发现问题,以做出正确的措施。
三级预防,主要针对新生儿开展基因筛查,针对高发、可防、可治性遗传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国内出生人口有所承压,但在品类扩张等逻辑之下,遗传学检测的总需求依然在稳步上升。
与此同时,基因检测技术所具有的高准确性、高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又是其它传统诊断方式无法比拟的。
例如,传统的新生儿CAH筛查存在特异性低,假阳性率高的情况,且无法及时明确疾病根源的致病基因型,造成确诊速度慢或误诊。同时,CAH诊断也面临着“真假基因”的挑战。
而第三代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具备的超长读长、高准确度、无GC偏好性和单分子分辨率等优势,能够完美规避传统CAH筛查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指导CAH精准诊治。
技术探索长驱向前,基因检测的大规模商业化时代终将到来。不说成熟的NGS(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一直被诟病尚处于早期的三代测序,也已迎来爆发的可能性。截至2022年底,贝瑞基因累计服务三代测序检测样本量突破10万人份,服务终端客户超过1500家。
随着检测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而不断普及,基因测序产品在医疗领域注定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身处其中的头部企业,也必然会不断刷新市场的认知。
03静待蛰伏之后的蜕变
虽然步入周期低谷,但客观而言,基因检测行业所处的年份,是过去十年最好的年份,接下来也将越来越好。
相比于当年NIPT商业化初期的困难,如今基因测序行业的商业化环境,早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医生、消费者群体对基因检测技术都已不再陌生。
政策支持力度也绝无仅有。大家翘首以待的LDT模式,都在逐步受到认可,尝试走向正轨。在这一背景下,头部企业基于过往成功商业化经验,有能力很快走出困境。
对于华大基因、贝瑞基因这些老大哥来说,最大的确定性,便是长年累月积蓄的渠道优势,这能够保证后续新产品在商业化初期,就有成功的经验和路径可以借鉴。
就拿华大基因来说,其在国内覆盖的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是保障新产品的快速放量的基础。
贝瑞基因也是如此。目前,公司已覆盖6000多家医疗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在渠道优势之外,这些头部企业还有独特的模式优势,比如贝瑞基因在布局下游检测产品的同时,还通过往上游延伸的方式,在测序设备这一行业命脉所在进行卡位布局。
截至目前,贝瑞基因不仅二代基因检测设备国内领先,更是在国内率先推进三代基因检测设备落地,整体形成了“3+1”的整体布局:
“3”指的是以“NextSeq CN500”、“NovaSeq6000Dx-CN-BG”为代表的二代测序平台,以及Sequel II CNDx为代表的三代测序平台。
“1”,指的三代测序技术的桌面测序仪,兼顾性能和性价比优势,有助于公司渗透到更多细分领域。
这也使得贝瑞基因能够具备“剃须刀+刀片”模式的优势,即通过测序设备的销售,带动后续试剂的销售。
回到整个行业来说,周期避无可避,每一次暂入周期低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做好准备,迎接一个新上升周期的到来。新周期里,注定会有企业会被时代抛在身后,但那些跟上时代节奏的企业,价值也将更为凸显。
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些能与时代共舞的企业,静待它们蛰伏之后的蜕变。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