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进入2023年以来,钠离子电池方向上的相关进展信息不绝于耳。在锂矿资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凭借其成本低、资源丰富、安全性高等优势,再次引发资本市场的关注热情,有望成为今年继续助推新能源行业热度的接棒者。同时,不少相关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们,也在摩拳擦掌,积极布局。
近期不少事件似乎预示着钠离子电池实现规模化量产目标不再遥远。今年2月,中科海钠在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三款钠离子电池和行业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该车型由思皓新能源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续航里程为252km,电池容量为25KWh,快充充电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此外,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日渐清晰。宁德时代在2月21日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公司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同时提出了适合钠离子电池应用的商业场景。公司表示,公司开发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将钠离子与锂离子混搭,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现阶段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它高功率、低温性能好的优势,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此外,雄韬股份宣布,拟投资105亿元建设“雄韬股份锂电和钠电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将形成15GWh锂离子电池和10GWh钠离子电池产能。2月27日,雄韬股份进一步表示,参股公司现阶段已完成了钠离子电池体系及工艺验证产线,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的材料体系、工艺路线已于2023年初完成内部评测,目前已经完成小批量试产阶段,即将准备钠离子电池产品中试。
相较锂离子电池,钠离子技术应用方向更广,以中科海纳推出的三款钠离子电池产品为例,可用于电动车、三轮车、便携式电源、电动乘用车、通信备电、家庭及工商业储能,工程机械、电动重卡等场景。
钠离子电池应用场景广泛,成本优势明显,给了市场较大的想象空间。国联证券认为,预计2025年国内钠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2.9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03.7亿元;预计2027年国内需求有望达到137.3GWh,对应市场空间约824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其中上游负极材料的影响不容忽视。国联证券认为,钠电池产业中,负极材料硬碳的前驱体来源、批次一致性及工艺适配性亟待突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关键一环。
但目前来看,负极材料方面的制约有望被打破,不少产业链公司已有投入和布局,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验证。其中行业龙头贝特瑞成为行业为数不多实现量产的企业之一,公司日前回答投资者问题时表示,已布局钠电正负极,并具备产业化能力。目前公司钠电正负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实现吨级以上订单,未来将会根据市场需求规划产能。
从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来看,硬碳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资料显示,贝特瑞在2009年开始布局和研究硬碳、无定型碳等负极材料。公司官网显示,公司BSHC系列硬碳产品的压实密度小于等于5.0g/cm3,首次容量可接近300mAh/g,首次效率超过88%。
除了贝特瑞,佰思格、璞泰来、杉杉股份、翔丰华等负极公司也有所布局。其中,璞泰来正积极推进硬碳等新产品的中试及量产,杉杉股份在硬碳负极材料上已实现小批量销售。此外,以振华新材、容百科技为代表的正极材料企业,和以多氟多为代表的电解液企业等,均有钠离子电池方向上的布局。